簡介無線傳輸技術
1998年6月各國標準化組織向國際電聯提交了各自的無線傳輸技術候選方案。共有16種候選技術,包括10種地面技術和6種衛星技術。10個地面技術中有8種FDD和5種TDD技術。如下表所示。
 |
幾種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傳輸技術的介紹
|
上述方案中以寬帶CDMA作為主要的侯選多址技術。在CDMA技術中可分為三類:W-CDMA技術(有5個類似的技術,表中序號1-5),cdma2000技術(有2個類似的技術,表中序號7-8),TD-SCDMA技術(表中序號6)。
所有提供給國際電聯的候選無線傳輸技術的評估在國際電聯TG8/1工作組之外,由國際電聯成員、區域性標準化組織或其他獨立評估組完成。這些評估組向國際電聯提交評估報告,由國際電聯選定最適當的無線傳輸技術,并進一步制定無線接口技術規范。
各評估組完成無線傳輸技術的評估后,國際電聯TG8/1工作組召開多次會議,試圖在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接口的陸地部分尋求一個融合的、折中的統一標準。但由于各國和各區域性標準化組織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很難形成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在融合的過程中,成立了兩個標準化協調組織,即3GPP和3GPP2,分別對WCDMA和cdma2000進行融合。并經過國際電聯TG8/1多次會議協調,達成了ITU IMT-2000 CDMA 技術融合協議,IMT-2000的無線接口技術分類如上表所示。
 |
FDD模式中DS和MC兩種方式的融合協議結構 |
FDD模式中DS和MC兩種方式的融合協議結構(如圖)。ITU-R關于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無線接口技術的標準建議采用10%、20%和70%的做法即:10%的內容為對所有無線接口的綜合描述;20%的內容為對每個接口最基本的描述;70%的內容直接引用3GPP、3GPP2和其他標準組織的建議。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