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翅目Orthoptera
(蝗蟲,蚱蜢,螽斯,蟋蟀,螻蛄,蚤螻)
[經濟意義]
直翅目包括我們常見的蝗蟲,蚱蜢,螽斯,蟋蟀,螻蛄,蚤螻等。除少數為捕食性種類外,絕大多數為植食性,其中不少是農、林、園藝等的重要害蟲,特別著名的要數蝗災了。大多數能夠發音,有些鳴聲悅耳動聽,是有名的鳴蟲;有的生性好斗,是引人入勝的玩蟲;還有的形態奇秀或模仿擬態,令人賞心悅目。因此,它們又是重要的觀賞娛樂資源昆蟲。
[識別特征] 體長2.5-90毫米。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大,后足跳躍式。翅長短不一,有時無翅。前翅為覆翅,皮革質,有亞緣脈。雌蟲有發達的產卵器。尾須短,分節不明顯。常有發達的發音器和聽器。漸變態。
[種類與分布] 全世界已知20000種以上,全球廣泛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地區種類較多,而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的種類和個體數都較少。陸棲性較多,穴居性較少,水邊生活的則更少。
本目的特征可以總結為:后足善跳直翅目,前胸發達前翅覆;雄鳴雌具產卵器,蝗蟲、螽斯、蟋蟀譜。
[分類系統與常見科介紹]:直翅目通常分為2-3個亞目。現按3個亞目介紹如下。
①螽斯亞目Tettigoniodea 觸角絲狀,超過30節。觸角的長度大于或等于身體的長度。聽器位于前足脛節基部。產卵器長。
A、螽斯科Tettigoniidae
跗節4-4-4(3對足的跗節都是4節)。產卵器劍狀或鐮刀狀,尾須短而硬。
B、蟋蟀科Gryllidae
跗節3-3-3。產卵器針狀或矛狀,尾須長而軟。
②蝗亞目Acridodea (Locustodea)
觸角比身體短,30節以下,一般為絲狀。聽器位于第1腹節兩側。產卵器短,瓣狀。
A、蝗科Acridiidae (Locustidae)
前胸背板不向后延伸。觸角長于前足腿節的長度。跗節3-3-3。

B、蚱科(菱蝗科)Tetrigidae
體小,呈菱形,所以又叫菱蝗。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蓋住整個腹部。前翅小,鱗片狀。無聽器。跗節2-2-3。
C、蜢科(短角蝗科)Eumastacidae
觸角短于前足腿節,在觸角的近端部有一個小突起。無聽器。
③螻蛄亞目Gryllotalpode
無聽器,前足開掘式,產卵器不外露。
螻蛄科Gryllotalpidae
觸角30節以上,絲狀。尾須不分節,長。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