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豐年
我國農村千古流傳著“瑞雪兆豐年”的諺語,冬天下了大雪就預示著來年農業豐收。這是為什么呢?
我國的科學工作者曾經做過一組對比觀測。他們在積雪地(雪深10~15厘米)和裸露地里,同時埋設了地溫觀測表。結果得到那兒的年最低地溫,積雪地是-10.3℃,裸露地是-l7.8℃。顯然,積雪地的地溫在冬季比裸露地的地溫要高得多。積雪地這種地溫特點,為越冬麥作物創造了比較良好的生活環境。
一般來說,冬小麥的分糵(nie,植物的芽)節,大致在離地面3~4厘米深的地方。冬小麥分蘗節能夠承受凍害的臨界溫度在-14℃~-17℃之間。所以在新疆北部地區,只要地面覆蓋有10~l5厘米的穩定積雪,就能基本上保護越冬作物安全過冬。如果沒有這層積雪,很多越冬作物就會凍死。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