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雅魯藏布大峽谷末端的巴昔卡,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654億立方米,即多年平均流量為5240立方米/秒,居我國江河的第三位,是黃河水量的2.8倍。當扣除上、中游的來水量(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600億立方米),區間平均年徑流量約1054立方米,占全河年徑流量的63.7%。大峽谷地區的干流河道長度只占全河的24.1%;區間集水面積49959平方公里,僅占全河流域面積的20.8%。大峽谷地區水能蘊藏量高達9361萬千瓦,其中干流河段的水能蘊藏量達6881萬千瓦,分別占全流域和全干流的82.5%和87.0%,以上充分表明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水資源極其豐富,水能資源更是豐沛。這里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富礦。
此外,該地區的河流還具有徑流的年際變化較小,年內分配較為均勻,泥沙含量少,水質好等特點。
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有如此豐富的水資源,實在是寶中之寶。讓豐富的水資源能夠持續地合理利用,為西藏乃至全國人民造福,這就要加倍注意保護好水資源。雅魯藏布江的大部分水量來自該地區,所以除做好雅魯藏布江上、中游水源地的保護外,更要關注區內水源地的保護。如保護森林,它不僅有利于涵養水分水平,還可防治水土流失,減少河水的泥沙含量。雅魯藏布大峽谷有著豐富的水資源,特別是水能資源。近期可先開發利用小支流,發展自流引水灌溉,在有條件的地方擴大水稻的種植,以減少坡耕地;開發利用小支流,興建小水電站,為農副產品加工提供動力,也為改善、提高當地人們的生活水平創造有利條件。發展小水電,還可逐步實現以電代柴,在保護森林等方面發揮作用。
通過考察表明,大峽谷拐彎的核心無人區河段,單位河段水能蘊藏量達到13.86萬千瓦/公里,為世界同類大河之最,外加大峽谷本身作U形大拐彎,若能打通多雄拉,不足40公里的引水隧洞,就能取得2300-2500米的落差,這無疑又是世界之最的水能儲備。
中遠期,在做好充分論證和資源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的支持下,可開發干流的水電富礦,興建裝機容量大于3800萬千瓦的超巨型墨脫水電站,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當然,在大峽谷及其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特別應考慮到環境問題,如1998年新發現的4處雅江干流瀑布群,又是一種罕見的珍貴自然資源,開發水力資源的同時如何保障瀑布的“安全”,將是統盤考慮的難題!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