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居住、觀光及軍事活動產生的環境問題
遠不像北斯堪的納維亞、南格陵蘭島和冰島那些得益于大洋暖流的美麗的漁村,北極北部的城鎮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漂亮。從景觀方面來說,北極光禿禿的大地確實沒有什么可以贊美的。只要夏日在巴羅、庫茲布或邦德因利特轉一轉,就會使大多數初到北極的觀光客大吃一驚。
在北極沒有弗朗克·勞義·懷特的建筑藝術,這里建房代價昂貴,也極能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一些郊區的房子建在高處,孤立的小屋夾在現代建筑的中間,與苔原景觀和現代生活方式都不協調。沒有法律禁止亂扔廢物。在苔原不可能把垃圾密封起來,更難以埋在永久凍土層之下。一位北部的土著環境保護主義者評論道:“丑陋是特殊的恩賜,它可常常提醒我們北極環境的惡劣和生存的艱辛。”
供水和廢物處理系統的建設也要花很多錢。許多小鎮沒有排放污水的系統。在較大的城鎮,老區不能接排水系統,許多居民也掏不起這筆錢。報廢的油桶和其他垃圾桶堆積如山,只有等夏季來臨時才能傾入海灣。由于永久凍土區地下水有限,要得到干凈的水就得從數公里外的地表水源通過管道取水或融冰。俄羅斯北部的一些城市發現向北流的河水污染太嚴重而不能做飲用水。
北極較大的城市,像雅庫茨克和費爾班克斯,以及其他工業中心,像諾里爾斯克和麥加丹,自己可以創造較周邊地區更溫暖舒適的小環境。前蘇聯生物學家已建議在上述城市種植闊葉樹以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并提供綠色屏障。當氣溫低于-35℃時,有害的冰霧就會在費爾班克斯出現。一起風,北極其他城鎮和工業中心也會籠罩在冰霧之中。最后,人類的定居常常有火相伴,這樣會把茂盛的苔原變成荒蕪的湖沼。
無論人們怎樣漫不經心,也難免不對北極獨特的景觀產生共鳴。人們可以在北極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的一個原始水潭邊垂釣;嘗飲上百條清澈的溪流中的溪水;可以乘坐雪上飛機飛越雪層,在冰川上降落;還可以站在結了厚冰的北冰洋上聆聽世界之顫的冰塊爆裂和塌陷的聲音……
北極吸引觀光客的地方主要是自然風光和北極珍稀動物。他們要爬前人沒有登過的雪山,遠行到別人沒有到過的荒野。有些人到那里獵來北極熊、馴鹿,有些人捕大馬哈魚和北極紅點鮭?傊麄兟眯械搅俗钸b遠和最偏僻的地方,不管他們的活動多么有節制,當他們從高山下經過或乘橡皮艇碰到迷惘的北極熊時,都可能干擾北極平靜的原始生活。盡管北極的觀光活動仍受限制,游船和遠足者通常非常小心,盡量不去打擾野生生物,也不留任何垃圾,然而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脆弱的北極環境仍然可能被粗心的觀光客和探險者所破壞。
當激進的團體要求把北極作為無核區時,更現實的環境保護主義者卻尋求劃出生態敏感地區,并試圖禁止這些地區的軍事活動。土著居民要求清除廢棄的軍營和裝備,并反對在拉布拉多的鵝灣建立北約飛行和武器訓練中心的計劃,因為該計劃的執行會干擾北極野生生物的正常生活。北極各種軍事設施的部署都會引起巨大的恐慌,因為偶然的核潛艇下沉對海洋生態系也是有害的。
近年來那里已發生了4次事故:1984年12月28日,前蘇聯在巴倫支海演習的一艘巡洋艦在芬蘭海域沉沒。1986年8月,前蘇聯在巴倫支海的“三角洲2號”核潛艇走火,把火箭發射到比原定目標近2000公里的區域,原來的范圍是在西伯利亞的堪察加半島。1986年2月,一艘美國的巡洋艦沉入巴倫支海的圖克托雅克圖克岸邊。1978年,一顆前蘇聯衛星——“宇宙954號”返回地球時墜毀,成千上萬的放射性碎片落在加拿大北部。北極的軍事活動已成為全球環境保護主義者的眾矢之的。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