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 春節 星期三 陰轉多云(有小雪)
昨晚,看完電影后,我和小李破例對飲茅臺酒,吃了些小吃,諸如,魚干,酒心巧克力……,算是過了除夕。我們邊喝酒邊暢談,話題不離北京的除夕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猜想著北京的情景。"快到午夜了,我們家一定還在看電視""夫人該給兩位孩子發年錢了。""我是第一次不在家過春節,全家談話的中心該是我了。""今晚的年飯也得給我盛上一份,這是我家的慣例。""我夫人要懂事的話,今天該去我家吃年飯。""對!""關鍵還是你哥哥,他必須回家過除夕。""我哥哥每年都回家過除夕,今年更得回,兄弟我外出嘛!""那你嫂子呢?""她倒不一定,有時在她家過。"我們互相舉杯,敬酒,遙祝家人春節快樂!話題又轉到今年除夕的中央電視臺聯歡節目。"今年家里看不到姜昆和李文華合說的相聲了。""太可惜了,李文華病了。""李文華演得真好!不俗,不落套!""候躍文可不如他父親""不過還算當今的名角。"……我們喝著,談著,一直到當地時間午夜過后。我們就這樣在南極過了除夕。
早飯時,川口隊長將"通過南極圈證明書"發給我和小李。證明書上寫著通過南極圈的日期為1984年12月8日。自然,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通過南極圈。
時值二月下半月,洋面上開始出現新的浮冰。這是由于南極盛夏已過,氣溫降低,海水開始凍結。這本是季節變化帶來的必然現象,不足為奇。然而,仔細觀測,卻能發現洋面上的冰山對于海水凍結的影響。
九點二十分左右,我來到甲板上。洋面風浪比早晨七點前后已減小,但從氣象日記記錄上仍可看到風速在15m/s左右,偏東風。此時,小雪飄飛,陽光時而從云縫中射出,灑向洋面,間或當陽光灑向兀立的冰山時,往往泛起耀眼的銀光。強勁的偏東風仿佛要掀動洋面上一座座的大冰山一樣,撲打著,怒吼著。我想看看,到底狂風能否掀動冰山?偶然間,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冰山迎風一側,即南極下降風(偏東風)侵襲之處,
海面結起了冰,而在冰山背風一側,即在西側,海面卻仍然呈碧蘭色,海水未凍結。我想,在迎風一側,海水在凍結過程中,必然釋放凝結熱,加熱大氣,而在背風一側,海面給大氣的熱量顯然要小。另外,在海水凍結過程中,必須釋放鹽份,引起局地海水含鹽量的變化,對洋流也產生影響。
看來,冰山迎風與背風一側對海水凍結的不同影響,無疑對于海氣交換起作一定重要的作用。
九點三十分后,船繼續向南行。海面上卻不見海水重新凍結的現象。雪停,太陽時而從云縫中露出笑臉,并灑出躍眼的光芒,把海面上座座冰山打扮得更美麗。在船的左側,一座大冰山格外引人注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部分高達50米以上,其中,有接近一半厚度的冰山呈現深蘭色。我怪之,向冰川學家吉田稔先生討教。吉田先生不緊不慢地向我科普一番。他說,一般說來,冰山在水面上與水面下厚度的比約為1:7,即是說,眼前這座大冰山總厚度應有400米左右;這些冰山都是從南極大陸上的冰川移動下海的,越往底部,顏色越深,年代越久。我問:為什么這座冰山上部僅有一段深蘭色的冰呢?他說,有可能是冰山在移動過程中曾出現翻轉現象,這種在冰山上部出現深蘭色的冰,也許是由于翻轉過程中接觸海上后迅速凍結的緣故。吉田先生解釋得不很自信,我也似乎沒有明白這道理。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