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印刷博物館 > 源遠流長的印刷術 > 近代印刷技術 > 孔版印刷技術
印刷術的起源 最早的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展和傳播 活字印刷開創新時代 明代印刷的全面發展 古代印刷技術的轉折 ——清代印刷 近代印刷術 從現在走向未來
孔版印刷術早在凸版之前為中國所發明。孔版原稱絹印(Silk Screen Process),亦稱網版(Screen Printing)。經過很長時間的停滯期,終于到了1886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發明打字式騰寫版印刷術(Mimeograph),后于1894年經日人堀井新治郎改良將蠟紙放在金屬板上用鐵筆在上繕寫的"騰寫版"。
中國古代的絹印品
十九世紀初法國紡織家里昂氏(Lyons)首創使用孔版在紡織品上印刷。 1905年,英人薩姆埃爾·西蒙(Samel Simon)由日本友人那得到啟示,發明了網版印刷術(Screen Printing Process),并在1907年得到專利,此法經傳入世界各國,技術便開始急速進步,并深入商業印刷領域。 1940年,英國的愛斯樂(Eisler)將孔版應用在電路板上,并取得專利。現代的孔版已多以照相、電子等方式取代早期的手工制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