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印刷技術的概況
清代是中國傳統印刷事業發展的最后階段,印刷事業的發展達到頂峰。清代的印刷技術,主要是明代印刷技術的延續,沒有新的突破,仍然沿用宋、元、明以來的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法,但印刷規模有所擴大,印刷工藝有所改進。
明滅亡后,清代統治者接收了明朝皇室的全部藏書,并著手對歷代書籍進行收集和整理,同時成立了中央的編輯和印刷機構,以及地方編書印刷機構,逐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從作坊到私家的出版印書網。印刷業遍及全國廣大地區,印刷業的總規模已遠遠超過明代。
在清代,我國古代發明和發展的印刷技術都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一些技術進一步被發展。特別是活字版印刷,不但使用比例大大增加,而且各種活字都有使用,木活字、銅活字、泥活字等都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這時的印刷字體、以及出版物的開本和版式逐漸規范化起來。雕版彩色印刷不但更為普及,而且印刷質量更好。特別是年畫印刷發展成一個規模很大的行業門類,印刷網點遍及全國很多地區,印刷產品進入千家望萬戶,印刷品的普及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