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瓷器,別人怎樣燒出來的,我們都不理解,那我們怎能去發明新瓷器呢?在資本主義國家里,流行著對科學家發明的神秘化宣傳,說什么牛頓發明萬有引力定律,是由于偶然看見樹上一個蘋果落地,靈機一動的結果,這真是胡說八道。蘋果落地的事實,自有人類以來便已有了,為什么許多人看見,沒有發現而只有牛頓才發現萬有引力呢?其實牛頓不是光看蘋果落地,而是抓住了開普勒的天體運行規律和伽利略的物體落地定律,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一旦碰到自然界的現象,便很容易透視出它的本質了。
所以對關鍵性的定理的獲得過程,必須要有透徹的了解及熟練的掌握,才能指望科學上有所進展。再申明一下,這里談的關鍵并不是指各種問題的關鍵,而是你所研究的工作中的主要關鍵。
其次,關于資料問題。搞研究工作既然要廣泛吸取前人的經驗,那就必須占有充分資料。如果是搞一個空白的科學部門,這門科學中國過去還沒有或很少有人研究過,那查資料就會發生很大的困難。在這里我想與其談一些空洞的原則讓大家去摸,不如講得具體些,但是愈具體錯的可能性就愈大,希望大家斟酌著辦,不要為我這建議所誤。我覺得,如果有導師指導的話,那他就可以告訴你這門科學過去有誰搞過,大致有些什么資料或著作(具體材料他也不可能知道),然后你可按這線索去尋找,這樣做當然還比較好辦。如果沒有導師,只派你一個人去建立這個新部門,那應該怎么辦呢?
我想首先要了解這門科學在世界上最有權威的是哪些人或哪些學派,然后拿這些人近年來發表的文章來看。起初很可能看不懂,原因大致有兩種:第一,他所引證的教科書,過去我們沒有念過。這很好,從這里知道我們還有哪些基礎未打好,需要補課;第二,他引證了許多旁人的著作。這些著作我們不一定全部要看,但可以從這位科學家提供的線索開始,按他引證的書一步步擴大,從他研究的基礎一步步前進。這樣時間也不致花得太長,有的花一、二年,有的三、五年就可以知道個輪廓了。
原載1956年第7期“中國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