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物館 > 中華建筑群芳譜 > 帝王建筑 > 宮殿
        

      最大的建筑群-末代王宮

        明朝的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和擴建而成的。這里原是一片荒野,到13世紀60年代,元世祖忽必烈征服金國后,才在金中都城的東北郊構筑都城,命名為大都,同時在今紫禁城一帶建造大內宮殿。

      紫禁城

        明朝原定都南京.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奪取帝位后,為了防御蒙古南擾,把首都遷到北京。永樂四年(1406年),決定營建北京宮殿。曾一度停止,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底,規模宏大的北京紫禁宮殿就基本上建成了。第二年明朝正式遷都于北京。

        故宮在明朝初建時,是參照南京宮殿的規制,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會《周禮·考工記》所載“左祖、后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則建造的,面積比現在的紫禁城大八倍多。紫禁城前部東側(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廟(現為勞動人民文化宮);西側(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壇(現為中山公園);前面有朝臣辦事的處所;后面有交易市場。景山矗立在紫禁城北,猶如天然屏障。紫禁城西部為皇家園林,東部是南內和諸多為宮廷服務的衙署。

      午門

        紫禁城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周長3420米,墻高10米,外層用澄漿磚包砌,里面夯土。它共有四門:正南是午門;向東的名東華門;向西的名西華門;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門,清康熙年間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燁之諱,改稱神武門,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圍環有52米寬的護城河,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樓,結構精巧,造型秀麗。

      角樓及護城河

        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8千多間,多是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沿一條南北向的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嚴格對稱布置。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體現了帝王權力的設計思想。

        紫禁城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和官員們舉行各種典禮和政治活動的地方,內廷是帝、后居住的地方。

      前三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簡稱前三殿,是外朝的中心區域。

      故宮前三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明初稱奉天殿,后稱皇極殿,清稱太和殿,是明清皇帝舉行典禮的大殿 ,為展示皇權至高無上,所以規格最高,殿高26.92米,下面的三重臺基高8.13米,通面闊63.93米,通進深37.17米,殿座面積2370多平方米,內外裝修都十分豪華,一切構件規格均屬最高級。上檐十一踩斗拱,下檐九踩斗拱,二樣琉璃(頭樣從未使用),3.4米高正吻,殿內鏤空金漆寶座和屏風設在七層臺階的高臺之上。室內外梁、枋等,全是瀝粉貼金和璽彩畫。寶座上方的金漆蟠龍吊珠藻井,制作更為精美?拷鼘氉牧鶠r粉龍金柱,直抵殿頂,上下左右連成一片金光燦燦的境界。

      故宮太和殿

        殿外丹陛上,東面陳列的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西面陳列的嘉量,是乾隆九年仿照唐朝嘉量制造的象征性量器。另在丹陛上下陳列的鼎式爐、銅龜、銅鶴,是舉行典禮時點燃松柏枝和檀香的用具,也是象征江山永固的陳設品。

        明清兩朝在這里舉行盛大典禮,主要包括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三大節受文武百官朝賀及賜宴等。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北京宮殿建成后第一次正式使用,永樂皇帝就在奉天殿受朝賀,并大宴群臣、各族代表和外國來使。

      太和殿內皇帝寶座

        中和殿明初稱華蓋殿,后稱中極殿,清稱中和殿,是皇帝在大朝前的休息處,三開間正方形殿,單檐攢尖頂,體量甚小。

        保和殿明初稱謹身殿,后稱建極殿,清稱保和殿。為重檐歇山九間殿,是殿試進士場所。保和殿后,向北的石階中道下層的一塊云龍石雕,是故宮中最大的一塊。石長16.57米,寬3.07米,厚1.70米,重200多噸,原為明代雕制,清乾隆時重雕。據明《兩宮鼎建記》記載;有一次運這樣一塊大石,動用了順天府(包括北京和周圍很多州縣)民夫2萬人,用旱船拽運,自房山至北京約為100多華里,走了28天,耗銀11萬兩。

      后三宮

      乾清門

        乾清門是內廷的正門,乾清門內中軸線上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簡稱后三宮。

        乾清宮的“乾”代表天,坤寧宮的“坤”代表地,乾清、坤寧,表達了歷代皇帝的愿望。

        乾清宮是明朝皇帝的寢宮,皇后在此同住,其他妃嬪,可以按照皇帝的召喚進御;后來,皇帝有時也在此召見臣工。乾清宮為重檐廡殿七間殿,嘉慶二年(1797年)重建。其尺度較太和殿一組減小甚多,然較接近人體比例尺度,增加生活氣氛。

      后三宮屋頂

        清朝入關以后,乾清宮重修,還是做皇帝的寢宮,但使用上有了很多改變。順治、康熙年間,皇帝在此臨朝聽政、召對臣工、引見庶僚、接見外國使臣以及讀書學習、披閱奏章等。雍正皇帝即位后將寢宮移至養心殿,這里就主要用于內廷典禮活動、引見官員、接見外國使臣等。

        乾清宮在清朝還用于皇帝死后停靈。

      乾清宮

        交泰殿始建于明朝。清朝時用于皇后在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節日里受朝賀。

        乾隆及以后,交泰殿亦用于存放二十五寶(即乾隆皇帝規定的皇帝行使各方面權力的寶璽)。殿中還陳設有古代計時用的銅壺滴漏和大自鳴鐘,都高約五米多。

        坤寧宮是明朝皇后住的正宮,明初時與乾清宮之間連以長廊,呈工字殿形;嘉靖時改建交泰殿,但地位局促逼仄,很不相稱。清朝按規定也是皇后正宮,但皇后實際并不住在這里。坤寧宮的裝置不同于共他大型宮殿。如正門開在偏東一間,直條窗格,殿內西部南、西、北三面是環形大炕,這是清朝重修坤寧宮時,按照滿族習慣改建的。

      太和殿前鼎爐

      太和殿御道石雕

      保和殿北面玉路

      坤寧宮內洞房

      [上一頁] [下一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91大神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男女羞羞的视频网站中文版|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尤物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2021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女人扒开尿口给男人捅| 秋霞久久国产精品电影院|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捅|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高清一级淫片a级中文字幕|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